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位於新竹縣寶山鄉的寶山小學山湖分校,是一所全校僅42名學生的迷你小學,雖然校地面積近4公頃,但校園緊鄰寶山水庫,受到「水源保護區」規定,只有四分之一的空間能蓋建物,為了讓學童有更多空間,校方在多功能教室自製架高平台,上層可以收納書籍,當小朋友閱讀區,下層則擺放移動式書櫃,收納更多書。但下層狹小,高度僅一百公分,讓學生只能彎腰進入,相當不便,也因不易拿取,讓這空間逐漸荒廢;另外,學校在山區,鄰近水庫,氣候潮濕,建築內多處壁癌、發霉,學習空間相當惡劣,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後稱:基金會)收到校方修繕申請後,邀請集團18名企業志工前往山湖分校,為學生們重新製作書架、處理壁癌,打造更便利、安全的學習空間。
▲(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
儘管是週末,當志工們抵達校園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片熱鬧景象,共有24名學童與家長在校內等候,準備投入校園改造行動。志工與前來響應的學童及家長,拆分兩組分頭修繕,人較多的為改造重點-拆除架高平台,大夥依序將書籍從架上取出,才能拆除木架。搬書到一半,學童們多次分心,熱情的與志工分享愛看的書籍跟心得,現場歡笑聲不斷。另一組人手則在走廊及低年級教室,負責壁癌施作,學童與家長在志工教學下,合力刨除牆面剝落的油漆,部分個頭嬌小的學童,由於難以刮除高處壁癌,便主動拿起掃把,清掃地面上的粉塵。
▲(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
由於山湖分校人學生人數少,為吸引學童前來就讀,教學結合生態與地理,打造多元課程,長期推行木工、食農教育,學生們對於「動手做」一點都不陌生,也讓此次修繕,加入許多學童一起動手。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表示:「校方長期在週末舉辦生態教育等多元社團活動,連帶讓家長樂於參與學校事務,在師生、家長三方關係緊密下,培養出『學校是大家的』觀念。此次公益修繕有家長一起加入,成了另類親子活動,家長在修繕過程中,向孩子們解說珍惜資源的重要性之餘,還有志工們帶領工項的實務施作,落實學童們『從做中學』的教育實踐。此外,我們更希望透過這次修繕,提升校內的學習空間,不再因為壁癌掉落的粉塵影響呼吸道健康,也期待新製成的開放式書架,能改善學童們拿取書籍的便利性,透過閱讀來盡情探索世界。」
▲(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