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持續與政府密切配合都更政策、今(2025)年中華民國都更危老重建協會舉行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2025 TURA都更危老趨勢論壇《綠金x零碳x新建築》。一開場的AI技術,讓理事長鄒靜雯分身現身致詞,協會大膽創新讓現場驚呼連連!並特邀全台首座「WELL健康住宅」寶舖建設來分享接軌國際前瞻趨勢、與都更危老共創新價值!
今(30)日協會邀請產官學專家共同討論與分享在如今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的政策之下,如何結合綠色金融、淨零碳排、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等,來打造更為強韌與減災的美好城市。
▲在由左至右為富冠地產有限公司執行總監田大全、中華民國都更危老重建協會第四屆理事長鄒靜雯、新任第五屆理事長楊謙柔、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鐘少佑、寶舖建設土地開發經理莊穎霖。(圖/主辦單位)
理事長鄒靜雯表示,過去協會持續與產官學保持很好的關係與互動,舉辦許多都更危老及房市相關研討會,像是前內政部次長、現任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都曾來到協會舉辦《麻辣研究室-花次真心話大冒險》,深入探討都更危老的推動進程及政策可優化之處;協會也舉辦雙北地區多個都更危老案參訪,讓業界可以交流寶貴的專業實務經驗。她認為,展望都更與危老的未來發展,台灣已正式進入大都更時代,更具挑戰,也必須符合未來淨零碳排與建築減碳趨勢,朝向綠建築、智慧城市前進。
今日協會進行理監事改選,第五屆新任理事長由國內綠建築專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楊謙柔博士擔任。
▲由左至右為中華民國都更危老重建協會 第四屆理事長鄒靜雯、新任第五屆理事長 楊謙柔。(圖/主辦單位)
因應多年來都更危老的案件量大躍進,臺北市政府也宣布進入「大都更時代」,都更危老政策推陳出新。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詹育齊處長說,面對現今極端氣候與台灣地震頻繁的環境,都市更新如何驅動永續未來並打造強韌的減災城市相當重要。
詹育齊指出,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象,臺北市也出現「屋老人也老」的挑戰,臺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占比為全市的72%,113年臺北市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更達到近23%;因此如何透過都更政策的手段來達到老屋重建、整建維護、緊急救援道路耐震評估…等,讓民眾與老年人更安居,且又要符合未來綠建築與淨零碳排的趨勢,甚為重要。
詹育齊表示,臺北市推出都更八箭,112年推動「都更五箭」,包括公辦降門檻、民辦法放寬、審查速通關、危老排障礙、電梯加碼辦,113年再加碼推出三箭包括防災都更、整建住宅專案計畫、海砂屋575專案;其中防災型都更必備條件,更新後建物規劃要符合結構安全、耐候減碳、都市減災、環境友善4面向,以及符合耐震設計、綠建築、建築能效、智慧建築與無障礙環境等條件,就可給予30%容積獎勵。
而臺北市都更案量更冠居全國,詹育齊說,近兩年平均每年報核量達134件,是過去八年每年平均57案的2.3倍,而臺北市危老案近千件、更是占六都總和的三成。而常見釘子戶的問題,經過溝通協調仍無共識,為了維護都更案件同意住戶的權益,且在完全符合法令門檻與規範下,市府也進行代為拆除,蔣萬安市長上任至今,市府已代為拆除3案件,位於文山區、中山區、萬華區。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詹育齊。(圖/主辦單位)
另外,詹育齊也提到「一坪換一坪的迷思」,他說,在權利變換架構與「共同負擔比例」的原則上,以及兼具公平性、公正與完全透明之下,參與都更的民眾、地主合理負擔都更成本的費用是必要的,且都更也必須考量基地所在的位置與地段、地價、營建造價等因素的影響,不要被「一坪換一坪」的迷思所誤導,在公正的架構與制度之下,所換回的新房子價值會比更新前更高、且居住環境也會更優質更安全。
此外,在淨零碳建築趨勢之下,不動產生態與房價都將有不同的趨勢。新任楊謙柔理事長指出,為符合節能減碳趨勢與淨零碳排政策,不動產業都將因應,將採用節能相關配備及建材,房屋價值勢必因而提升,加上現今營建成本高升,多項因素影響之下,房價都會反映上去。
楊謙柔也提到永續金融在推動建築減碳方面的重要性,國內金管會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為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低利率貸款方案給符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的建築專案,大大降低企業進行綠色轉型的財務壓力。此外,在「碳有價、建築減碳」時代,建築開發思維須有轉變,從過去注重容積率與總樓地板面積的創價,房地產開發核心價值必須轉型有新思維,除了遮風避雨的居所,以及提供安全、健康、便利與舒適的機能外,也能提供一個越住越有錢的好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