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保泰/屏東報導] 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將於4月29日至5月4日,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舉辦第113級畢業展「趣你的科學」。本次展覽聚焦日常生活中常見卻被忽略的科學現象,學生們以繪本、影片與互動教具等形式,製作出二十件獨具創意的展品,期望讓觀眾在趣味中理解知識、在互動中親近科學。
▲施百俊副校長在開幕式致詞說,屏菸文化基地是屏東第一個博物館群,屏大科傳系已連續3年以上在這裡辦理畢業展,今年展出內容涵蓋生活、生產、生態、生物等方面科學知識的傳播,希望能貼近一般民眾的生活,這裡每樣的知識都是日常用得到的,歡迎社會大眾或專業的科學傳播者來參觀,看看同學這四年來努力的成果。(圖/記者蔡保泰)
■從屏東到國際,學術交流無界限
除了精彩的展品外,本次畢展也邀請泰國孔敬大學理學院的國際長Dr.Sukhum與12名同學學生蒞臨參觀交流,透過師生導覽與作品互動,促進跨國文化下對科學傳播的理解,展現出屏大科傳系的國際視野與交流精神。
Dr.Sukhum表示,對屏大同學投入的熱情與專業印象深刻,尤其是跨領域的能力及創造力,此次畢展全部以中英雙語呈現,讓該校同學都能看得懂並且與屏大同學熱烈討論,這是很棒的國際交流,何況科學本來就無國界,師生能來參加此次畢展感到很興奮。

■小丑魚也能變性?一場關於性別與生存的進化之舞
在展品「小丑魚的性轉變」中,學生黃柏睿以3D列印模型、氣球與打氣機設計出互動教具,視覺化呈現小丑魚因母魚死亡而進行性別轉變的過程。他表示:「市面上多數教具僅以圖卡或動畫『被動解釋』性轉變,我則讓觀眾親手『觸發』性轉變,讓這個過程從抽象理論變成眼前發生的真實互動。」
他幽默補充:「大家都看過《海底總動員》,但你知道如果尼莫的媽媽過世,爸爸其實可能會變成母魚,還會成為尼莫的妻子嗎?所以說,尼莫會叛逆離家,也許是因為他感受到爸爸開始不一樣了也說不定!」
■打破錯誤印象的物理教具,讓流體力學一目了然
學生駱廷茂的作品「文氏管組合教具開發研究」,是一套專為補足現有教學落差所設計的互動裝置。他指出:「目前常見的白努利定律教具與實驗活動,例如吹紙片或漂浮乒乓球,往往沒有真正符合定律的條件,導致學生容易誤解。」
他補充說:「我設計的教具透過文氏管結構,能更明確地顯示流體速度與壓力變化的關係,讓學生可以更精確地理解這個物理現象,而不是停留在錯誤的概念上。」展品不僅改善教學現場中長期存在的盲點,也大幅提升科學概念的可視性與學習體驗。
▲本次展覽學生們以繪本、影片與互動教具等形式,製作出二十件獨具創意的展品,期望讓觀眾在趣味中理解知識、在互動中親近科學。(圖/記者蔡保泰)
■感受阿嬤的視界,讓模擬成為理解的起點
在「多變的視界探索」作品中,學生吳蓓馨設計了一套模擬眼部疾病的互動教具,觀眾可透過特製眼鏡體驗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等疾病造成的視野變化。她說:「因為我的阿嬤患有青光眼,想要了解她看到的視界是多麼微小又不便,所以才想透過這個專題讓民眾體驗眼疾患者在生活上的困難,同時讓大家了解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此教具採用雷射切割製作,並運用了相機光圈結構來模擬青光眼視野的縮小效果,讓觀眾不僅「看見」問題,更從中「感受」他人的生活挑戰。這項作品結合科學、設計與情感,也展現科學傳播對社會關懷的可能性。
本次展覽中也有學生以影片介紹近年熱門的人工智慧應用,從語音助理到圖像辨識,讓觀眾快速了解 AI 技術在生活中的常見面向,呈現出科學與科技並行的多元樣貌。
展覽自4月29日到5月4日,舉辦為期一週的展覽。現場開放自由參觀也安排導覽與互動活動。無論你是大小朋友、教育從業者、科學愛好者,都誠摯邀請一同來「趣」發現,感受科學的樂趣與溫度!
*趣你的科學-科學互動展|科學傳播學系114級 畢業展
*展出時間:4月29(二)~5月4(日)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