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猷權/嘉義報導
農業部主辦的「青農品牌升級工作坊」於4月18日與25日在國立嘉義大學舉行,共聚全台的百大青農,聚焦品牌行銷、產品創新與政策資源應用等實務議題,激發創意、提升競爭力,為台灣農業注入新活力。
工作坊邀請學術與產業專家,透過實戰經驗分享與實務操作,協助青農洞察市場趨勢,拓展品牌視野。課程內容涵蓋行銷策略、產品開發及政策資源申請,幫助青農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研究所蕭至惠教授以「誰會買你的產品?」為題,深入剖析消費者心理與市場定位。蕭至惠表示,優質農產品除了講求品質,更應融入動人品牌故事,才能有效打動顧客;她建議青農從顧客需求出發,結合異業合作擴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產品價值。
食品創新方面,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呂英震教授以「康普茶」作為案例,帶領學員探索農產加工的創新潛能;隨著功能性飲品持續受到市場青睞,康普茶結合發酵技術與在地食材的特性,展現出高度的市場潛力。呂英震鼓勵青農應從小批量試製開始,逐步調整風味與製程穩定性,打造具差異化的特色商品。
▲呂英震教授(左1)提供專業建議與諮詢,助學員滿載而歸。(圖/邱猷權攝)
在資源申請方面,嘉義縣SBIR專案辦公室計畫主持人暨家易國際執行長陳芳易從實務角度解析地方型計畫的申請技巧,協助青農掌握政策工具。她提醒與會者應善用自身產業優勢,結合地方特色,精準定義產品定位與開發方向;透過實際案例,清楚說明計畫書撰寫的要領與常見誤區,幫助青農將創意有效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
現場也邀請彰化青農林奕任分享自家品牌「花田喜彘」的發展經驗。他坦言,品牌早期雖具獨特性,但在加工穩定性與包裝設計方面仍有進步空間,經由此次課程,更理解品牌理念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聯,並計畫將產品延伸至即食料理與機能食品,開拓更多元的銷售通路。
本次工作坊促進青農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源整合,激發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思維。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設計,預期將有效推動台灣農業品牌升級,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新未來。
▲為期兩天的研習課程,講師精闢解析,場場座無虛席。(圖/邱猷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