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數位科技的發展催生智慧化時代的來臨,加上美國關稅政策,近期為企業經營帶來不小的挑戰!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4月21日在員林舉辦114年首場「雇主座談會」,吸引44家企業高層齊聚,會中除由專家帶領探討人資部門在數位轉型中的角色、如何建立數位選才思維、擬定數位轉型策略及培養關鍵人才外,中彰投分署也提供多元人才的創新對策,以及勞動部各項可運用資源。
另中彰投分署針對近期企業關心美國對等關稅問題,也特別介紹勞動部可運用措施,包括支持受影響企業辦理職能訓練,最高補助200萬元;提供減班休息的在職勞工參加訓練並申請訓練津貼;為維持僱用安定,適用產業別的減班勞工可申請薪資差額補貼;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則針對受衝擊失業勞工提供整合型就業服務;另也針對初次尋職青年提供職涯輔導、尋職津貼與就業獎勵金等多元措施。上述相關措施也將視最新情勢滾動調整,均可上勞動部官網查詢。
▲雇主座談會邀請專家蘭堉生擔任講師,以「企業人才培育與數位轉型策略」為主題進行剖析交流。(圖/中彰投分署提供)
因應美國對台課徵關稅可能對我國產業及就業市場造成之衝擊,中彰投分署表示勞動部為避免企業用人大幅波動、勞工失業風險上升及青年初次就業困難等問題,已擬訂「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推動要點」,包括支持受影響企業辦理職能訓練,包含協助受衝擊企業提升員工職能,提供內部或聯合辦訓最高補助200萬元,並延長114年度受理申請至9月30日,鼓勵企業積極投入職能升級;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部分,在職勞工與事業單位協議實施減班休息期間,可利用空檔參加勞動部核定課程,並依實際訓練時數申請訓練津貼,亦可在薪資差額內合併領取僱用安定薪資補貼。針對月薪3萬300元以下低薪勞工,每月參訓12小時內也可申領津貼,最長6個月。
為避免企業因關稅而裁員,推動雇主透過勞雇協商縮短工時與調薪,由政府提供減班勞工薪資差額補貼。目前已開放橡膠製品、機械設備、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3業別申請;整合型就業服務部分,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主動協助受衝擊產業離職的中高齡等失業勞工對接缺工的事業單位,提供「先僱後訓」的工作崗位訓練補助、僱用獎助及職務再設計補助,提供客製化整合協助,強化就業媒合成效;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措施部分,針對未就學未就業之青年,提供職涯輔導與每月5000元尋職津貼,若於計畫期間穩定就業並達階段性工作月數,領取尋職津貼與就業獎勵合計最高可獲4萬5000元,鼓勵積極就業與持續投入職場等等。
▲中彰投分署則鼓勵企業可善用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等勞動部資源,強化員工數位技能。(圖/中彰投分署提供)
本次雇主座談會經會前調查聚焦在台灣產業面臨超高齡社會與智慧化時代等議題,擇定「企業人才培育與數位轉型策略」為主題進行剖析交流,擔任講師的業界專家蘭堉生於會中強調,人資部門是企業數位轉型的引擎,建議企業培養內部數位領航員,推動人才與企業同步升級。他也提及,在這人力短缺年代,企業亦須建立數位選才思維,運用大數據進行人才盤點,採取多元化的人才招募,善用中高齡、婦女等人才。
中彰投分署則鼓勵企業可善用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等勞動部資源,強化員工數位技能,並重視中高齡及高齡者與女性勞動力的潛力,透過彈性工時與職務再設計,打造包容多元的職場環境,拓展招才空間。
參與此次座談會的企業代表表示,透過交流可掌握更多資訊,有助於經營。中彰投分署後續將於5月13日在彰化場(彰基國際培訓中心)延續相同主題,持續深化與企業的交流合作。對於勞動部提供的各項資源,企業與勞工可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777-888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