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奕/高雄報導】 謎樣的藍色《雙人展》由日本樹脂藝術先驅,「濱村裕二」與臺灣樹脂魔幻藝術家「聖萱SSSHENG777」共同展出,以「藍色」為核心意象,探索自然、生命與內在情感的交織。濱村裕二以天然珊瑚沙與貝殼呈現海洋的寧靜與警示,呼應生態議題;陳聖萱則透過心流的畫面與情緒脈動,反映人與內在心境的深層宇宙連結。
藍色對您的感覺是什麼? 柏拉圖(Plato)提出「藍色常被聯想為天空與海洋的無限,象徵超越現象界的理型世界(入深的真理之境)」。維特根斯坦質疑:「我們能否想像從未見過的深藍?」揭示語言描述顏色時「入淺」的局限,需依靠直覺「入深」。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則認為藍色代表「內在、純粹與無限」,越深的藍色,越能帶來「靈性的平靜」。約翰.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則認為藍色是不完整的黑,代表著遙遠、寧靜、夢幻與憂鬱。此次「謎樣的藍色」展覽展出2位同樣是以環氧樹脂創作的濵村裕二和陳聖萱,為我們展現來自藍色的幻境。
藍色總是帶著滿滿的謎,英國藝術家透納(J. M. W. Turner)通過油彩層疊,將海浪的淺藍泡沫與深藍漩渦並置,隱喻自然之力由表及裡的「入深」過程。日本葛飾北齋在《神奈川沖浪裏》藉著淺藍浪尖與深藍暗湧形成動態張力,呼應道家「陰陽相生」的深淺辯證。
藍色成為最能透過藝術創作傳達心靈的色彩,畢竟它是大海和天空的顏色,它有時像綠,又有時像紫,因為它的深淺仿佛看到了不是藍色的藍色,這就是謎樣的藍,讓我們分不清是我們在觀看色彩,還是因為心情讓所有顏色都成為了藍色?
「濱村裕二的作品既獨特又美麗!」
這是長年飽覽極致與前衛藝術的紐約觀眾們最直接的觀後感。
使濱村裕二的作品獨樹一幟的,是他對材料與光線的巧妙運用。他以能展現透明質感的樹脂為材,加入雕塑性的元素,成功塑造出具有立體深度的水之空間。為了更有效地呈現這一切,他再巧妙地以光照射。雖然透納與莫內同樣描繪光與水,但濱村裕二所用的樹脂與燈光皆屬嶄新媒材與技術,正因如此,他才能成功創作出既當代又創新的藝術作品。
濱村裕二特別鍾情於如馬爾地夫一般,浮於印度洋之南、擁有翡翠綠色平靜海面的「天堂之海」。據說人類的祖先來自魚類,也許正因如此,當我們走向大海時,便會感受到一種回歸萬物根源的平靜與療癒。濱村裕二透過作品,以抽象與具象交織的方式重現這份感受,引領我們走向大自然的美之懷抱,並開啟一條不破壞環境、與地球共生的道路。
聖萱SSSHENG777:試著讓時間變得透明,讓看不見的能量以某種方式被凝結與捕捉」
聖萱喜歡探究未知的情意,以樹酯作為媒介實驗不同媒材撞擊的視覺與觸覺,像是貴金屬與礦物颗粒製造出晶體般的質感與光澤,賦予畫面立體與層次和神秘的光芒。這種『自我研究,創造融合或分離的技術中使作品不單平面化,更像是時間凝结的能量體,透過作品進入宇宙深沈的入口。
畫面中常見的星辰、月亮、太陽、眼、雨滴、光芒等符號建構藝術家內心的想望,自然與內在和諧的共生有著賽博科技與古老神話,構成介於儀式與科技、現實與神秘之間的獨特語言。於作品不只是視覺的體驗更是情感與能量的容器,引領觀者進入自身內在宇宙的幻覺,創造超越語言的體驗,讓每件作品如同一場祭壇、一座靜默的星球,一次返回內在的夢,讓宇宙成為可閱讀的圖層。
策展人:陸銘澤
展期/ 2025.04.10~ 06.30
開幕茶會/ 2025.04.18 (五) 14:30
地點/ 雄崗美術館 (高雄市鼓山區富農路328號2F│07-586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