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牧文/澎湖縣 報導】2024年立委選舉落幕不到半年,澎湖政壇卻早已悄悄吹起了2026縣市長選戰的前哨風。泛藍陣營中前馬公市長葉竹林在2022年選後團隊仍勤走基層、深耕五鄉一市,行動積極、策略明確,是藍營拿回澎湖縣長的指標人物。

而甫連任成功的民進黨立委楊曜,近期在臉書頻繁發文,緊咬地方建設進度與政策缺口,讓人不禁懷疑:他真的是在履行國會監督職責?還是已經在為縣長選舉試水溫?楊曜的一舉一動在許多人眼裡已經是「準縣長參選人」,這讓同黨籍的現任縣長陳光復猶如芒刺在背、坐立難安。

政策關注「全面開花」,打的是地方施政落差
從漁業到觀光,從醫療到能源開發,楊曜幾乎每天都有地方議題更新。尤其針對馬公市睦鄰經費遭刪減一事,他不僅召集國防部開會,更點名馬公市公所「未表達反對」,影射地方政府消極怠職。此外,他連續召開兩場會議要求中央「加碼」澎湖8月觀光經費,質疑追風音樂節卡司太弱,顯然已跳脫立委角色,實際上介入縣政規劃細節。
風格轉變「參選味濃」,攻擊對手毫不手軟
觀察其貼文語氣,也不難看出選舉味越來越濃。從「也難怪去年輸給我了」、「配四個助理只和鄉親聊天」等語帶諷刺的用詞,可以看出他對過去的對手並不手軟。甚至對現任縣府動輒點名批評,操作手法俐落,不亞於在野黨監督風格,讓不少基層綠營支持者開始期待楊曜是否「披掛上陣、角逐縣長」。
鋪陳選舉論述,還是擦槍走火?
當然,也有人認為楊曜仍是「以立委身份解決地方問題」,但當這些問題涵蓋面愈來愈廣、主張愈來愈具政策藍圖時,就不能忽視其政治布局意涵。尤其當他喊出要中央全額負擔開發費用、打造城市森林公園、重新整頓觀光品牌時,其實已經在塑造一種「只有我能救澎湖」的民意形象。
2026選舉已然啟動,楊曜的起手式值得關注
縣政議題、政策框架、中央協調、網路經營、基層走動,楊曜的步伐明確、節奏緊湊。2026的縣長選舉儘管尚未正式開打,但若以目前地方政治觀察的角度來看,楊曜的行動與態度已經成功打響「出戰縣長」的起手式。
對楊曜來說,若這不是參選,那什麼才叫參選?
藍營的葉竹林、綠營的楊曜,在澎湖的公共事務領域中呈現「各自登山、各自努力」,看得懂選舉的人跟想看懂選舉的人都在持續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