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日料職人與陶藝藝術家跨界激盪,料理與器物之間展開深層對話。台北日料品牌「すし謙」近日攜手陶藝家郭詩謙,展開名為《すし謙 x 大謙堂,料理成詩,器物成景》的聯名合作。兩位同樣名為「謙」的職人─主廚鍾謦謙與藝術家郭詩謙,從味覺與視覺出發,探索料理與器皿之間的無聲共鳴。
現年32歲的鍾謦謙,年僅16歲便投入日料職人之路,歷練自高玉、壽司芳等名店。他擅長融合日本頂級食材與歐洲料理元素,打造出富有個人風格的Omakase料理,並重視器皿對用餐體驗的加乘效果。他表示:「料理是一場感官與空間的共鳴體驗,器皿是不可或缺的那塊拼圖。」
▲「すし謙」與大謙堂攜手打造器物與料理共鳴的餐桌美學,展演多道融合在地食材與精緻擺盤的創意佳餚。(圖/陳金金拍攝)
此次合作中,由郭詩謙為「すし謙」量身打造專屬餐器。出生鶯歌、以柴燒茶具與陶雕作品聞名的郭詩謙,長年活躍於國內外藝術展會,曾為米其林餐廳「祥雲龍吟」與「永心鳳茶」設計專屬器皿。他認為,器皿不應只是搭配配角,而是能反映料理精神的載體。他說:「我們想創造一種體驗,讓每道料理上桌時,觀者也在欣賞一件藝術作品。器與味,不分主次;職人精神,在每個細節靜靜發聲。」
▲「すし謙」以當季海味與細膩刀工展現江戶前壽司職人精神,體現日式料理的極致風雅。(圖/陳金金拍攝)
為了呼應鍾謦謙料理中的細膩層次與呈現方式,郭詩謙多次親赴餐廳觀察每道料理的製作過程,從擺盤方式、食材色彩到主廚的動作節奏,再進行器物創作,讓餐器在功能與美學間取得平衡,也賦予食材另一層「落地」的溫度。
鍾謦謙也坦言,這次合作讓他重新看見料理的呈現方式與精神延伸:「當壽司落在郭老師創作的器皿上時,你會突然明白,這就是應該發生的事。」
▲讓餐器在功能與美學間取得平衡,也賦予食材另一層「落地」的溫度。(圖/陳金金拍攝)
這場跨界合作,不只是日料與陶藝的結合,更是台灣當代美學的一次創新表達。兩位職人透過不斷對話、反覆實驗,呈現出一場從味覺、視覺到生活哲學的深層共鳴。正如郭詩謙創立「大謙堂」時所提出的理念:「以手作傳遞世界對善的感動。」這份溫柔且堅定的精神,也為本次合作注入了更多文化與美感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