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位於宜蘭縣南邊的蓬萊國小,在日治時期便已設立,雖已創校百年,但對外交通仍主要依賴北迴鐵路、蘇花改及蘇花公路,往來不易,至今仍被列為偏遠小學。校內170名學生中,超過七成為泰雅族學生,被宜蘭縣政府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在校內多元發展的課程規劃下,校內少棒隊表現亮眼,曾在「2023美國貝比魯斯聯盟U12世界少棒錦標賽」榮獲國際組冠軍。為支持蓬萊國小的體育發展與校園環境改善,去年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後稱:基金會)便針對蓬萊國小棒球設備與校園修繕進行資源挹注。然而,超過30年的校舍,因當初建造時並未施作防水,加上學校臨海,環境潮濕,導致校舍鋼筋露出、水泥剝落以及木地板腐朽等嚴重狀況,難靠單一次修繕即可改善,今年基金會再度邀請21名集團志工,前往蓬萊國小進行兩天一夜的校園修繕。
▲蓬萊少棒隊小球員們,在毛坯洗手台塗抹水泥、黏貼磁磚進行美化。(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
由於部分志工去年也曾參與蓬萊國小公益修繕,抵達學校看到熟悉的少棒隊小球員,便熱絡的關心他們一年來的課業與球技進展,邀請他們加入修繕行列。10名小球員被分為三組,分別參與毛坯水泥洗手台美化、英語教室木地板修補,以及樓梯間的油漆粉刷。由於毛坯水泥洗手台需要使用木鏝刀整平抿石子並黏貼磁磚美化,在志工帶領下,小球員們開心的自由創作,讓洗手台成為他們滿意的作品。另一頭在英語教室的志工們,拆除破損的木地板後,小球員們再從旁協助鋪上新木板、上膠黏貼木紋PVC地磚,過程中還一邊分享,這間英語教室也是他們練習原住民舞蹈的場地,經過修繕後,煥然一新,同學們跳舞也不會再被地上的凹陷給絆倒。
▲小球員們在遠雄志工帶領下,進行樓梯間油漆粉刷。(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
儘管蓬萊國小位處資源匱乏的偏鄉,但校方積極規劃多元課程,除了少棒隊在國際賽中有亮眼表現,泰雅族傳統歌謠舞蹈隊在傳承民族文化之餘,也代表宜蘭縣在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獲得優等。因此基金會期盼透過公益修繕,在學童們的成長過程貢獻心力。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表示:「蓬萊國小的資源雖然不像都市學校享有豐富的軟、硬體,但建築與自然景色結合,讓林間教室成為校園一大特色,也讓學童們可以更自由的探索與發展。校方參與縣府推行的深耕棒球發展計畫之餘,也提醒學童們課業學習的重要,只是老舊的建築不僅造成安全問題,也侷限了學生活動空間。因此基金會今年再度來到蓬萊國小,針對漏水、破損處進行修繕,期盼可以透過實際行動,優化校園學習環境。」
▲小球員們與遠雄志工們,一起重新鋪設英語教室地板。(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